close

  11日,2008年以來最大的一場暴雨襲擊深圳,這座年輕的現代都市在30多年的時間里,陸續修建了13700多公里的下水道,卻依然在暴雨面前不堪一擊。初步統計顯示,暴雨中當地150處道路積水,20處片區發生內澇,5000多輛公交車無法正常運營,約2000輛汽車被淹。(5月12日新華網)
  5月12日,是讓全國人民憂郁的日子,6年前的今天四川汶川發生8.0級強烈地震,共造成9萬多人遇難或失蹤。而4月2日發生在智利同樣的8.0級淺源型地震,只造成了幾人死亡,對比之下,我們不難明白中國地震死亡人數高的原因:建築標準低、建築質量差、政府規劃監管職能不到位,簡單地說:天災加人禍。汶川地震警示了國家減災委、民政部,2009年3月2日,國務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全國防災減災日圖標以兩人共撐一把三色彩虹構成的傘組成,雨後天晴的彩虹韻意著美好、未來和希望,傘代表著保護、呵護。
  不過令人諷刺的是,每年夏天的雨季,全國各大城市都會紛紛在雨中成為一片汪洋。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50年一遇的暴雨,全市79人遇難,經濟損失一百多億元。如果說北方乾旱氣候的首都城市管網經不起50年一遇暴雨的考驗還有情可原,那麼南方亞熱帶多雨濕潤帶的深圳城市管網規劃難抵六年一遇暴雨就太讓人民難以接受了。可想而知,當“一年一遇”的標準遭遇6年一遇的暴雨,所謂“全國防災減災日”那代表保護、呵護的彩虹也只能無奈地折翼了。
  鵬城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驕傲和窗口,是中國最年輕的現代化都市,無數令人羡慕的城市名片與榮譽的後面,更有高達13000億元的生產總值,這幾乎相當於一個中等省份。但就是這樣一個光榮的城市,關乎人民生產生活與城市安全的城市管網卻是“一年一遇”的標準,雖然這是30年前的規劃標準,卻依然讓我們今天的城市管理者和規劃部門汗顏。
  深圳精神代表著敢於學習西方的先進的技術與管理思想並結合實踐創新提純引為己用,而破除權力拍腦袋城市規劃弊病和城市拉鏈現象還需與時俱進,與民同心,讓思想視野與城市長遠規劃同步提高。
  30年來深圳管理者在努力修補城市管網,但直到今天還是沒有修補到抵抗“6年一遇”的水平,人民不禁疑問:當年的“深圳速度”哪去了?今天還只是六年一遇的暴雨,明天如果十年一遇或是百年一遇呢?難道還需讓人民再等待30年嗎?“全國防災減災日”在深圳大學看海,公路泛舟,街頭抓魚,“魚”心又何忍?
  文/劉立峰  (原標題:修補30年難擋6年一遇,“魚”心何忍�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m14dmbow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